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为期184天的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有55%居住于城市,城市将成为21世纪人类最关注的环境之一。就此完成问题。下列有关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解正确的是
A.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
B.城市化不会对地理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
C.城市化进程越快越好 |
D.逆城市化的出现是社会的倒退 |
2010年,全球总人口有55%居住于城市说明
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消失 |
B.全球中55%居住于城市的人口,主要是发达国家的人口 |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进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
D.说明世界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 |
下图为“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代表的是()
A.地幔 | B.地壳 |
C.地核 | D.软流层 |
岩石圈位于()
A.①的顶部 | B.②的全部 |
C.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 | D.③的外部 |
当一次地震发生时,有关图中E、F两字母所代表的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E地震波会使水面上的船只左右摇晃 |
B.F地震波首先到达地表,引起地物上下颠簸 |
C.F地震波会使水面上的船只左右摇晃 |
D.E地震波到达地表较迟,引起地物上下颠簸 |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A.纵波 | B.横波 |
C.纵波和横波 | D.无法判断 |
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处 | B.17千米处 |
C.33千米处 | D.2 900千米处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地层中有丰富煤、天然气资源,则该地层往往( )
A.含有化石 | B.有气孔和流纹构造 |
C.因高温、高压岩石结构、成分改变 | D.岩浆上升冷凝而成 |
乙处 ( )
A.位于大陆架上 | B.位于大洋海岭处 |
C.地质上为断裂构造 | D.地壳较厚 |
关于该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壳活动频繁 | B.多地震,并易产生海啸 |
C.板块生长边界,海沟多 | D.岩层中常见火成岩 |
崂山,位于青岛东部海边,三面环海,岩石为花岗岩,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千姿百态的石景。图为崂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图中“花岗岩地貌”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 )
A.岩浆活动一固结成岩一侵蚀、搬运 |
B.岩浆活动一地壳运动一风化、侵蚀 |
C.岩浆活动一变质作用一沉积、成岩 |
D.岩浆活动一地壳运动一搬运、沉积 |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喜马拉雅山某处化石照片”,完成下列问题。图中照片中化石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
A.变质岩 | B.沉积岩 |
C.侵入型岩浆岩 | D.喷出型岩浆岩 |
图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 )
A.①② | B.④⑤ |
C.③⑤ | D.⑦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