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口增长、人口构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折射出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据表格,完成下列各题。
2010年A、B、C三国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

 
出生率
(‰)
死亡率
(‰)
人口年龄构成
城市人
口比重
(%)
人口/每
公顷耕地
人均GDP
(美元)
0~14岁
(%)
≥65岁
(%)
A国
9
10
15
18
88
0.2
27460
B国
25
8
36
4
28
3.3
2800
C国
41
16
44
3
16
5.3
710

(1)表格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国,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2)根据表中“人口/每公顷耕地”一栏的信息可以推算,三国中人均耕地资源最贫乏
的是               国。
(3)根据表中资料说明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
(4)老年人口抚养比(ODR)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老年人的人口数,是反映青壮年负担状况的指标之一。根据以下ODR计算公式,B国的ODR为      。(计算公式:ODR=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四条直线分别代表公路、铁路、水路、管道四种运输方式运费随运距的变化,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以下各题。(n 分)

( l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字母代表的运输方式:E ____, F _____, G____ 。(3 分)
( 2 )假如现在有20 吨活鱼需要从青岛运往济南,你会选择____运输方式,并解释你做出这种选择的理由。(6 分)
( 3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在A~B 这段距离上,费用最低的是____运输,在B~C 这段距离上,费用最低的是____运输。(2 分)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建成通车,成为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壮举,标志着我国铁路网已经覆盖了全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铁路干线示意图
(1)请在中国铁路干线示意图中绘出青藏铁路线。
(2)铁路运输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优势。由于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因此建设中遇到了很多难题,如高原冻土_____、_____等。
(3)高原冻土层中含有冰,融冰前后体积、承压变化明显,在上面直接修筑铁路会出现冻胀、融沉等问题。因此,铁路通过冻土层地段应该
A.设计冷冻系统,维持常年冻结状态
B.打穿冻土层,将承重分散到基岩
C.设计遮盖系统,使路基避免阳光照射
D.利用冻土层,固结铁路桩基
(4)青藏铁路穿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会影响藏羚羊等珍稀动物的迁徙。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动物生态习性的是(
A.增设铁路桥孔 B.拓宽铁路隧道
C.另辟自然保护区 D.保持路基高度与地面相同

铁路是城市之间的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京沪铁路长度仅为全国铁路营运线的2%,却承担着全国10.2%的铁路客运量和7.2%的货物周转量,其运输密度是全国铁路平均水平的4倍,但目前运能缺口仍高达50%以上,严重制约了沿线经济的发展。
材料2:我国东南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福建、广东的便捷铁路通道―厦(门)深(圳)铁路广东段正式开工建设。厦深铁路预计于2011年底建成通车,届时从深圳到厦门运行只需3小时。
材料3: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分布示意图

材料4: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于2007年4月18日正式实施,预计提速后铁路客运能力增加18%,货运能力增加12%。
(1)图中A、B表示的铁路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厦深铁路连接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经济特区。
(3)分析说明京沪线的铁路运输密度4倍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
(4)简述铁路实施大提速的重大意义。

如下图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①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②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读世界两工业区简图,回答问题。

(l)简述甲、乙两工业区区位条件的主要差异。
(2)钢铁等相关产业在两工业区都有明显的集聚特点,简述该特点的有利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