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
|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
|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
|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
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降水强度大 | B.冰川消融快 | C.湖泊面积广 | D.植被覆盖好 |
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佳,也是导致农业缺水的重要原因。读中国东部沿海11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的比重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显示,占我国沿海地区耕地比重最大和最小的省区分别是( )
| A.山东、上海 | B.广西、天津 |
| C.山东、天津 | D.广西、上海 |
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温、降水量 | B.地形、土壤 |
| 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 D.降水量、地形 |
下表反映了我国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水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读表,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 A.甲——煤炭乙——天然气丙——水资源丁——太阳能 |
| B.甲——煤炭乙——太阳能丙——水资源丁——天然气 |
| C.甲——天然气乙——太阳能丙——水资源丁——煤炭 |
| D.甲——天然气乙——煤炭丙——水资源丁——太阳能 |
与新疆相比,四川乙资源贫乏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 B.地壳运动频繁 |
| C.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 | D.多雨雾 |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河段,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云南沿黔桂边境东流,后又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才改称黔江。读红水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红水河被称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与此相关的主要流域条件有()
①流域降水条件②流域气温条件③流域地形条件④流域植被条件
|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③④ |
红水河和黑龙江流域航运量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降水、气温 | B.地形、气温 | C.地形、降水 | D.资源、地形 |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经过课外调查得到某一河流各月平均径流数据,绘制成下图(图中数字表示月份,同心圆数值自内向外增大)。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年有两次汛期,汛期时间长 |
| B.冬季有结冰期,出现断流现象 |
| C.径流量大,泥沙含量大 |
| D.水位不稳定,季节变化大 |
关于该河流域农业发展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热量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
| B.冬小麦种植面积广,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之一 |
| C.农产品单产高,商品率低 |
| D.土壤盐碱化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
| B.图中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
| 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
| 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
当乙地区进入雨季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油菜花黄蜜蜂忙 | B.阴雨绵绵梅子黄 |
| C.稻田受旱暑骄阳 | D.落叶遍地秋风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