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问题。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某特大城市热力环流,则( )
| A.a是城市,b是郊区 |
| B.为保护城市环境,应在③地建防护林带 |
| C.若a位于b的正西方,则ab间实际风向为西南风 |
| D.这种大气环流,能有效防止城市的大气污染 |
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
|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
|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
|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
|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
某地地下30km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的游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
| C.上下颠簸 | D.左右摇晃 |
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读图回答(1)-(4)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A. |
30°E, 20°N |
B. |
150°E, 20°S |
C. |
30°E, 20°S |
D. |
150°E, 20°N |
(2)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 |
B. |
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 |
C. |
乙地昼长20小时 |
D. |
甲地夜长12小时 |
(3)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
| A. |
四分之一 |
B. |
二分之一 |
C. |
三分之一 |
D. |
大于二分之一 |
(4) 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 |
B. |
台北处于一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 |
C. |
西安日出时间大约在5时左右 |
D. |
日本东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 |
下图中X、Y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据图回答1-2题。
1.X、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 A. |
太阳所在方向 |
B. |
所在时区 |
C. |
正午太阳高度 |
D. |
白昼长短 |
2.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
| A. |
向北 |
B. |
向南 |
C. |
向东 |
D. |
向西 |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7~8题。
7.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8.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正值夏季 B.b地昼短夜长
C.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D.d地出现极昼现象
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5~6题。
5.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6.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