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经度约为120°E)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四地中当日最早看到日出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要拍摄以该岛最高处所在山丘为背景的照片,最合适的拍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在④处的某同学拍摄到太阳正从西南方海面落下,拍摄时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A.5:30 | B.6:30 | C.17:30 | D.18:30 |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2和图3并回答1—2题。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 B.从城市流向农村 |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
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
亳州市涡阳县义门镇、苔干栽培历史悠久,被称为“苔干之乡”,近年来以义门为中心不断向四周扩散,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去年的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总产量达2.7万吨,产值约4亿元,产品除在国内畅销外,现已出口至日、韩、俄、 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然而近几年特别是入世以来,亳州市的苔干产品出口面临着更为严格的出口检测标准。据此回答29~30题:该地区苔干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区域化种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 B.科技 | C.劳动力 | D.市场 |
为有效增强市场竞争力,避免发达国家对亳州“苔干”出口限制的“绿色壁垒”,对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过程机械化 | B.生产过程有机化 |
C.生产产品品牌化 | D.经营模式产业化 |
安徽省亳州市下辖三县(涡阳县、利辛县、蒙城县)一区(谯城区),全市人口约530万,市区人口30多万,每年外出务工人数约120~140万,主要流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据此回答27~28题:影响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原因 | B.经济原因 | C.城市化和国土开发 | D.军事原因 |
亳州市区人口达30多万,按照城市等级划分,亳州市应该属于()
A.小城市 | B.大城市 | C.中等城市 | D.特大城市 |
新疆棉花产量高、质量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降水量丰富,有利于棉花生长 ②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③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④土壤疏松,有利于棉根伸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所示。读下图回答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