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幅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叙述中哪些属于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
|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
| C.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和邓小平一起扭转了经济的下滑,使形势有了 明显的好转。 |
| D.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
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曾经和中国打了三次仗,一次是“全仗”,其余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全仗”是指()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你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望厦条约》 | B.《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观察下图,完成1~2题
1、这是一张图名缺损的地图,请你根据图片中提供的有关信息,判定这幅图名应该是()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2、这场战争的结果是()
A.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B.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C.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D.诸侯争霸,战火纷飞
帮助周国发展壮大的贤人是()
| A.姜尚 | B.伊尹 | C.管仲 | D.孙膑 |
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得益于商王盘庚迁都,他迁都到()
| A.阳城 | B.亳 | C.殷 | D.镐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