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随核电荷数递增,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减小 |
B.随核电荷数递增,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Na、K反常) |
C.碱金属元素包括F、Cl、Br、I、At五种元素 |
D.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
A.原子半径:丙<丁<乙 |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 |
B.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
C.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
D.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2SO32-+4Cl-+6H+ |
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K+、SiO32-、Cl-、SO42- | B.H+、NH4+、Al3+、SO42- |
C.Na+、S2-、CO32-、SO42- | D.Na+、C6H5O-、CH3COO-、HCO3- |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
B.1.5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
D.0.10mol Fe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10nA |
下列化学用语中,书写错误的是
A.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B.氟化钠的电子式:![]() |
C.甲基的电子式:![]() |
D.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