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
B.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
C.《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 |
D.抗日战争后日本归还台湾 |
十九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法拉第的电磁学 |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
C.牛顿的经典力学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他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强调天赋人权,反对等级特权,并且认为私有财产是神圣的。“他”是
A.卢梭 | B.孟德斯鸠 | C.伏尔泰 | D.但丁 |
某班以“一战—-人类的一次灾难”为主题开展合作展示活动。可供学生展示的有
①电影《凡尔登战役》 ②《滑铁卢战役》
③一战伤亡损失统计 ④一战时期人们的日记和书信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有人形容20世纪初的巴尔干半岛就象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足以引爆整个欧洲。下列哪一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
A.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 B.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
C.萨拉热窝事件 |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一战中为自身利益而见风使舵、背叛“盟友”的国家是
A.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 D.意大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