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向浑浊的苯酚试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 |
溶液变澄清 |
酸性:苯酚>碳酸 |
B |
AgCl沉淀中滴入Na2S溶液 |
白色沉淀变黑色 |
Ag2S比AgCl更难溶 |
C |
向AlCl3溶液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Al(OH)3不溶于碱 |
D |
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在酒精喷灯上灼烧 |
火焰呈黄色 |
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钠元素 |
现有CO、CO2、O3(臭氧)三种气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同体积时质量比为7:11:12 |
B.相同质量时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 |
C.标况下密度比为7:11:12 |
D.都含有1mol氧原子时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3∶2 |
欲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行的办法
A.滴入KSCN | B.通入氯气 | C.加入铁粉 | D.加入铜粉 |
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Fe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增加的阳离子是
A. NH4+ | B. Fe2+ | C.Fe3+ | D.Mg2+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 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Na2O |
B.金刚石、石墨、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
C.NH3·H2O、CH3COOH是弱电解质 |
D.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选项 化合物 |
A |
B |
C |
D |
Y |
CO2 |
FeCl2 |
H2O |
SO3 |
W |
MgO |
ZnCl2 |
NaOH |
S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