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图4 图5 图6 图7
A.图4表示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B.图5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C.图6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在T1、T2温度下由CO2和H2合成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则CO2和H2合成甲醇是吸热反应
D.图7是用0.1000mol/L的盐酸滴定20.00mLNa2CO3溶液的曲线,从a→b点反应得离子方程式为:HCO3- + H+ = CO2↑ + H2O
氢化铝钠(NaAlH4)是最有研究应用前景的络合金属氢化物,氢化铝钠储放氢时发生反应:3NaAlH4
Na3AlH6+2Al+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AlH4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
| B.每生成11. 2 L(标准状况下)H2,转移NA个电子 |
| C.NaAlH4中氢元素为+1价,在反应中有50%的氢被还原 |
|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 B.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
|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
根据下列有关图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Ⅰ知 ,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ΔH<0 |
| B.由图Ⅱ知,反应在t6时刻,NH3体积分数最大 |
| C.由图Ⅱ知,t3时采取降低反应体系温度的措施 |
| D.图Ⅲ表示在10 L容器、850℃时的反应,由图知,到4 min时,反应放出51.6 kJ的热量 |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
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2 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 %的是
A.2 mol C
B.1 mol A、1 mol B和1 mol He(不参加反应)
C.1 mol B和1 mol C
D.2 mol A、3 mol B和3 mol C
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A.平衡不移动
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
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
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