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5分)通过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的BaCl2不能改成Ba(NO3)2,其原因是什么?                                     
(2)进行步骤①后,如何判断BaCl2是否过量?                                               
(3)加入Na2CO3的目的是什么?                                                    
(4)以上粗盐提纯的有关操作中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哪些?                                    
(5)该实验方案还需完善,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加碘盐的检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乙属于氧化物。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甲,可帮助消化。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甲的化学式
(2)①若乙在常温下为液体,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乙的化学式为,丙的化学式为
②若乙在常温下为气体,且可由甲与大理石反应得到,则乙的化学式为,丙能与①中的丙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
③写出①中的乙和②中的乙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操作考试中为了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提供了以下药品和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药品]①石灰石 ②稀硫酸 ③二氧化锰 ④高锰酸钾 ⑤稀盐酸 ⑥过氧化氢溶液
[装置]
(1)小英同学选 A 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她选择 E 装置收集氧气,如果 a b 相连, c 端排出的物质主要是;

(2)小东的实验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他选择的药品是(填序号),用 C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 a 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名称)
用蒸馏水润湿的 p H 试纸测定碱性溶液的 p H ,测量结果会(填"偏大"、"不变"、"偏小")

今年5月,某市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灭火原理是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面粉

B.

白糖

C.

纯碱

D.

植物油

E.

硝酸钾

(5)图乙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 2 ° C 时将 30 g a 物质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②将 t 2 ° C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1 °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1)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将下图方框内①-⑤项内容补充完整:

(2)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t 1 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t 2 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的溶液。
t 2 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④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
(3)某同学进行下图所示实验,证明酸碱发生反应的现象为:试管中溶液由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后测得试管中溶液的pH=2,该溶液中的溶质有(写名称)。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如图2)。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写名称)。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写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举一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