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铁、铝、铜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1)性质决定用途。以下连线正确的是       (填字母)
性质                    用途

(2)在铁、铝、铜三种金属中,人类最早大规模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是铝,原因是       (填序号)。
A.三者在地壳中的含量,铜元素最高,铝元素最低
B.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铜元素最弱,铝元素最强
C.在自然界中,铜元素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铝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3)铁制品易发生锈蚀,请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一同学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将所得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也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试回答:
(1)用化学式回答:废水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后,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
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生成的蓝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氯化物 B.硝酸盐 C.硫酸盐 D.碳酸盐

请简述你做出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5 ℃
50 ℃
95 ℃
溶解度
0.17 g
0.95 g
6.8 g


某同学为了提纯某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室温时,取样品约1g放入烧杯,加入50 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待样品充分溶解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将所得滤液____________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请按下列要求分别写出一个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今年将发射“神洲十号”载人飞船,所用的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化学式为NH4ClO4)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
2NH4ClO4N2↑+Cl2↑+2O2↑+4X↑。
(1)NH4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2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室温为20℃)准备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5%的硝酸钾溶液变为10%的硝酸钾溶液。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有三种方法可以达到目的:
(1)可以加入硝酸钾固体。你认为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 g;
(2)可以蒸发水。你认为蒸发水的质量为 g;
(3)可以加入15%的硝酸钾溶液。你认为加入15%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 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