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 | B.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
| C.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 D.产业结构应坚持均衡发展 |
该市目前发展I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
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加大科技投入,减少企业数量,发展第三产业 |
|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
| C.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
|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紧缺的局面 |
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分布图。,依据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下表为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图中地形类型相对单一的省(区)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
| B.乙省(区)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 |
| C.丙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
| D.丁省(区)以灌溉农业和牧业为主 |
表中序号与图中甲、乙、丙、丁各省(区)排序一致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 C.④、③、②、、① | D.③、④、①、② |
下列关于各省情况的对比,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
|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
|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
|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
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都市圈人口密度分布特点为()
| A.京、津、石家庄等直辖市最高 | B.东南部地区大于西:化部地区 |
| C.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递减 | D.由中心地带向周边地区递减 |
应用GIS技术在图8甲基础上制作图8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 A.各行政区边界的数值 | B.2000年各行政区人口数量 |
| C.各行政区面积的比值 | D.1999年各行政区人口数量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 |
|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
|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
|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 A.降水总量少 | B.降水年际变化大 |
| C.浪费更严重 | D.水资源需求量大 |
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违背可持续发展区际公平原则的是()
| A.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日益加剧 | B.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
| C.地下水逐渐增加,水循环加快 | D.植被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 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 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
| 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 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
A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
|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