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上某国家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该国家的地形特征可以表述为 ( )
A.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由北向南降低 |
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
D.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由东向西降低 |
该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其主要的农产品有
A.小麦、棉花、葡萄等 |
B.玉米、甘蔗、葡萄等 |
C.水稻、大豆、棉花等 |
D.小麦、甜菜、葡萄等 |
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甲国近期发展中,解决能源短缺的最好措施应该是大力
A.开采煤炭 | B.开采近海海底石油 |
C.建设水电站 | D.建设核电站 |
与欧洲西部相比,乙自然带分布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轮廓 | B.地形 |
C.大气环流 | D.洋流 |
年均温20℃等温线西半段弯曲的方向与主要原因是
A.凸向高纬、暖流和地形 |
B.凸向低纬、寒流和纬度 |
C.向南凸、植被和暖流 |
D.向北凸、寒流和地形 |
读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地中海式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混合农业 | D.热带种植园农业 |
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不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国际市场广阔 | B.交通便利 |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D.技术装备好 |
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①机械化程度高②商品率很高
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
⑤耗费能源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⑤ |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发现,1970—2000年,青藏高原13个面积较大的湖泊中,有8个面积持续缩小,其中青海湖萎缩最多;3个面积增加,以纳木错湖为甚;另外两个面积基本维持不变。然而,自2003年起,这一状况发生了转变。在人口相对稠密的藏南地区,首先观测到湖泊水面扩增,接着,在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面扩大现象。除范围越来越广之外,单个湖泊水面扩张速度也不断加快。
据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气温逐步升高。过去50年中,以每10年0.26℃的速度上升,远远高于全球变暖的平均速度,冬季升温尤为强烈。自1998年起,青藏高原的降水量就开始增多,同时,大气云层的覆盖度也不断增加,使得湖面的蒸发量降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青藏高原的湖泊大多数属于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青藏高原往日“口渴”,今日却“过饱”,下列关于造成今日“过饱”的直接原因分析可信的是
①冰川融化②降水增加③蒸发减少④气温升高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有关青藏高原湖面扩大,可能带来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解决了农业的用水问题,使干旱的气候得以缓解 |
B.不断上涨的湖面可能淹没部分肥沃的草场 |
C.冰川的消融最终将导致后期水量的减少 |
D.潮面扩大,对地下水的补给增多,对农业生产会更有利 |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下列各题。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 B.落叶阔叶林,棉花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 D.针叶林,甜菜 |
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 B.②地含沙量最大 |
C.③地冰期最长 | D.④地汛期最长 |
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③铁矿资源丰富 | B.②、④煤炭资源丰富 |
C.①、④有色金属矿丰富 | D.①、③石油资源丰富 |
读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注: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关于图中冬雨率等值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雨率以地中海为中心向四周递减 |
B.南部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受西风影响时间长 |
C.北部冬雨率较低的原因是受西风影响时间长 |
D.东部冬雨率较高的原因是受洋流影响大 |
造成开罗附近“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河流侵蚀作用 | B.海蚀作用 |
C.冰川侵蚀作用 | D.风化和风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