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相关人口信息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跨省流动人口
地区构成
流出
流入
四川16.8%、安徽11.3%、湖南11.0%、江西8.6%、河南7.4%、湖北6.3%、其余38.6%
广东36.7%、浙江9.0%、上海7.6%、江苏6.4%、北京6.6%、福建5.1%、其余28.6%
流动人口
城乡构成
乡村
75.6%
22.8%
城市
24.4%
77.2%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总数:26139万(人)

材料二:“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表

材料三:“2000年和2010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

据材料1说明我国近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
简析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请分别说明人口大量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带来的积极影响。
从材料2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存在     问题。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这一问题比城市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由材料3中图1可见,近十年来中心城区及郊区人口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反映上海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阶段。
分析上海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原因。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方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城市功能分区方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城市公共设施方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表示美国的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分别是
(2)美国小麦区主要分布在平原上,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本区小麦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此图是(国家)局部图,此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该区发展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是。A地是港。
(2)该国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3)除了此农业类型外,该图还有 农业地域类型。

读“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
A, B,C , D,E
(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②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二年三熟
③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

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从50年代到80年代,城市人口增幅最大的是__________年,增幅最小的是_________年代。
(2)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1994年比1950年的约增加了__________个百分点。
(3)城市人口比重下降的是__________年代,这种现象是否叫逆城市化现象?为什么?

读200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下左)和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下右),回答:

(1)若我国进人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则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的时段大约为 年。
(2)如上右图所示,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具有     等特点;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      年。
(3)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将给我国社会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