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东段的南迦巴瓦峰地区位于板块碰撞的前缘,地壳变形极为。图中南迦瓦峰和乃彭峰间的虚线是假想岩层延续线。读图回答。 该地区最大相对高度差为 米,从地形分类看,该地属于 。
该地区岩层呈波浪起伏状褶皱山脉。南迦巴瓦峰是 (地质构造)构成的难以攀越的山峰,多雄拉是一座 (地质构造)构成的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低矮垭口。试说明南迦巴瓦峰地区这种地形特点形成的原因:
南迦巴瓦峰地区的西南方向,就是喜马拉雅南坡地区。请举例说明喜马拉雅南坡地区自然资源的特点。
读北美和欧洲图,回答下列问题:(10%)
(1)图中斜线区域属于_______自然带,其分布上的共同特征是该自然带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
(2)简述A所在国高度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及其发展条件?
(3)简述B所在大洲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读下面所示的一组海峡轮廓图,回答:(10%)
(1)E代表(高原),F代表(洲)。
(2)沟通阿拉伯海和红海的海峡是,图中代号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代号是;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
(填名称);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又盛产石油的海峡是(填名称)。
(3)以上四个海峡的位置从地质方面考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原因是。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
(1)分析A河流水量季节变化的特点及成因
(2)试解释B处沙漠的成因
(3)分析图中棉花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读下图,a、b、c、d分别表示四个国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
(1)四国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填名称)。我国从、、等所示国(用图中字母表示) 进口铁矿石。
(2)b和d所示国家都盛产的重要经济作物是,适宜该经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①,
②,③
(3)a和c所示国家的城市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共同区位因素是①,②。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读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
材料二 下表是上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6分)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 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什么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8 分)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6分)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