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为世界某年某月的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此季节南亚盛行风向是
| A.西南风 | B.东南风 | C.西北风 | D.东北风 |
图中甲地气压值可能为
| A.1000 | B.1005 | C.1010 | D.1015 |
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沿海低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四地位置最南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四地气候特征大致相同的两个地区是()
|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13年9月中旬,江浙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苏州这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下列问题。
| 日期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 高低气温 |
23℃ |
23℃ |
24℃ |
25℃ |
25℃ |
27℃ |
28℃ |
28℃ |
28℃ |
25℃ |
| 最高气温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8℃ |
30℃ |
| 天气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阴 |
| 风力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较强偏北风 |
这年9月17~25日,苏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
| B.日温差降低,海陆状况 |
|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
| D.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
此段时间,苏州地区()
| A.开始进入秋季 |
| B.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 |
| C.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
| D.26日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对2012年04月09日 08时00分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场(单位:百帕)实况分析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范围内气压最大差值可能为 ( )
| A.22 | B.35 | C.48 | D.56 |
下列字母所处位置有可能是阴雨天气的是 ( )
| A.Z、X、P | B.P、Q、Z | C.P、M、Q | D.X、M、Z |
图示时刻,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将飘向 ( )
| A.偏东方 | B.偏西方 | C.偏南方 | D.偏北方 |
南极地区极昼范围达一年中最大面积时,下列同期图示正确的是( )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1985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1982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 |
| 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 |
| 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 |
| 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 |
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人为热排放 | B.城市建筑密度 |
| C.工业活动 | D.纬度差异 |
若只考虑温度因素,下图中与M、O、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