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温和湿润 | B.河网密布 | C.矿产资源丰富 |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
图为“在A地地平面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过程图”,其中虚线圈为太阳视运动轨迹,B为A地的天顶,C为太阳视运动某一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当太阳位于C位置,
=50°,北京时间为16:00 时,A地的经纬度位置为
A.70°N,60°E | B.70°S,60°E |
C.66°34′N,150°E | D.66°34′S,150°E |
一支地理科考队在A地考察的内容可能是
A.海洋渔场的形成原因 |
B.塔里木盆地石油的储藏量 |
C.极地气候下的生态环境 |
D.南极地区大气臭氧含量 |
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根据岩石的相互关系,图中A、B、C、D、E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从新到老) 为
A、A—B—C—D—E
B、C—B—D—E—A
C、C—D—E—A—B
D、D—E—A—B—C
如图,OA、OB为不同经线,假设此日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纬度值为X°,A点纬度为Y°,A点位于B点东北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此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X-Y)° |
B.(180-X-Y)° |
C.2(X-Y)° |
D.(90-Y)° |
若X的值逐渐增大,则北半球:
A.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 B.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
C.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 D.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
读某区域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以及甲城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所示城市
A.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 |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 |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 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
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 | B.b<c | C.b<d | D. c>d |
图反映的甲城市区域最可能是
A.a以内的区域 | B.ab间的区域 | C.bc间的区域 | D.c以外的区域 |
图为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第下列各题。图中甲、乙、丙三地等温线出现了较大的弯曲,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A.洋流 | B.地形 | C.海陆差异 | D.自然带差异 |
2010年12月,甲地出现了往年不常见的连续暴风雪天气,导致这种天气的根本原因是
A.西风带势力增强 | B.极地冷湿气流强烈南下 |
C.蒙古高压控制 | D.冰岛低压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