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完成问题。图①中郊区地价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中心商务区整体外迁 |
B.城市规模缩小,用地紧张 |
C.郊区基础设施比城区更完善 |
D.郊区交通通达度提高 |
图②反映了该城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缓 |
B.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过渡带 |
C.城市规模扩大,出现郊区城市化 |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 |
有关图中反映20世纪后半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变化,解析正确的是
A.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化的结果 |
B.资源递减是由于资源均为非可再生资源 |
C.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与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有关 |
D.人口增长过快是环境污染加剧的唯一原因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欧洲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 | B.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 |
C.中国园林讲究含蓄,西方园林强调直率 | D.教堂在西方城市建筑中占优势地位 |
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植被 | B.土壤 | C.气候 | D.地形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
A.西双版纳——竹楼 | B.云贵高原——蒙古包 |
C.陕北延安——窑洞 | D.江南地区——尖顶屋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涌入。但是,2010年广东民工短缺数量90万人,形成“民工荒”现象。回答下题。大量民工曾经涌入广东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 B.民工迁出地农村环境恶化 |
C.广东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灾害少 | D.民工迁出地自然资源贫乏 |
2005年广东出现“民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劳动人口大量减少 | B.民工迁出地经济条件比广东好 |
C.工资福利待遇相对农村地区较低 | D.民工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