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学生计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从A、B两地沿线路①②进行考察(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各题。(7分)
(1)在①②两条线路中,考察小组沿着山脊前进的是 线。
(2)若甲、乙两处形成一条河流,则这条河流可能出现在 处。
(3)若D处的气温为15°度,那么C处的气温是 。
(4)B在A的 方向。如果A与B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那么A与B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
(5)B、D两处中,哪一处适宜发展种植业? 为什么? 。
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南方地区,B地区,C.地区,D.地区。
(2)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岭―河一线,
(3)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而今年我国持续的干旱则主要发生在图中地区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地震发生时是早上7时49分,在西北地区这个时候天刚刚亮,很多人在屋里,要么还没起床,要么在吃早饭,这一点非常不利。
(4)地震发生在图中地区,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因而给震后营救及灾区人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难。
(5)4月14日7时49分许,武汉市的天已大亮,中小学生大多已经上学或在上学的路上,而在西北地区这个时候天刚刚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运动)产生的。
(6)你知道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的南北两侧有哪些明显的地理差异吗?完成下面表格 (提示:比较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生产、交通工具、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
| 项目 |
B地区 |
A地区 |
| 地形不同 |
以低山、丘陵为主 |
|
| 年降水量 |
大于800毫米 |
|
| 粮食作物 |
以小麦为主 |
|
| 植被类型 |
温带落叶阔叶林 |
|
| 生活习俗 |
赛龙舟 |
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地。
(2)甲、乙两地中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是地,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 | 各月降水都很多 | B. | 各月降水都很少 |
| C. |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 D. |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
(4)我们家乡武汉所在地的气候是图中的气候。
读下图回答小题。
| 1. |
A代表的地形类型是()
|
| 2. |
B类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 年 份 |
森林覆盖率 (%) |
耕地面积 (万亩) |
年降水量 (mm) |
气温年较差 (℃) |
河流含沙量 (%) |
粮食总产量 (亿千克) |
| 1965 |
19 |
50 |
420 |
38 |
10 |
1.025 |
| 1977 |
10 |
65 |
350 |
42 |
35 |
0.975 |
| 1997 |
34 |
40 |
500 |
30 |
7 |
1.525 |
(1)从资料中可以看出,1965年到1977年该地森林覆盖率下降了%,耕地面积增加了万亩,与之相伴的环境变化有、气温年较差增大、、等。
(2)从1965年到1977年,该地粮食总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 |
退耕还牧 |
B. |
毁林开荒 |
C. |
人口增长 |
D. |
生产落后 |
(3)1977年到1997年,该地采取了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出现了良性循环。
(4)此材料揭示的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读俄罗斯略图,回答小题。
| 1. |
俄罗斯的大部分国土和大部分人口分别在()
|
| 2. |
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在图中的代号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