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们经常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日之间的邻近,在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结合唐朝时中日交流的史实,请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三方面列举日本学习唐朝的事例。
(2)列举唐朝时,中国和日本交往的两个史实。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汉与欧洲的往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斗争。
[探索篇]:
材料一:以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一百年前孙中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1)“中国近代第一次自主探索”是指什么?( 1分)孙中山在中华复兴征途上有何历史贡献?
[奋斗篇]:
材料二: 1921年7月,在共产党领导下召开了中共一大,后在西部召开了“力挽狂澜”的重要会议,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大约十五年左右,将有自己强大的钢铁工业、机器制造;而挽救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找到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2)假如你参观博物馆,展板上分为几个板块,请写出“星火燎原”的革命道路、“力挽狂澜”的重要会议、“抗日峰火”的全面抗战、实现“钢铁工业”的重要举措。
(3)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这34年的起点是什么? 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国强民富的道路?(2分)
[感悟篇]:
(4)回首过去的100多年,中国找到了一条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你感悟到了什么?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请回答:
(1)列举两例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
(2)简述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概述清朝闭关政策的影响。
(4)上述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xié háng),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摘自《皇明祖训》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判断说这段话的皇帝是谁。
(2)在这段材料中,找出他“罢丞相”的直接原因。(引用原文回答)
(3)依据这段材料,指出“颉颃”的含义。
(4)他告诫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011岁末,中国第一部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隆重推出,收视率节节攀升,今年又在全国多家电视台重播。一道独特而醒目的海洋文化景观,激起国人对相关历史的追溯。请回答:
(1)1405年,郑和率领60(或大小200)余艘船只,载着2万多人和大量物资下西洋。这向人们昭示了什么?

航行的蒸汽轮船
(2)"使人类活动的舞台逐渐由大陆扩大到海洋,相对隔绝的欧、亚、非、美洲开始联接成一个整体。"这是对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的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哪个国家首先开启了蒸汽轮船航行的历史?
(3)清政府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上活动带来了哪些危害?

有学者引用荀子的话说,人能"群", "群"的原因在于"义", "群"与"义"落实到具体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即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中国人的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有深厚文化根基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请回答: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忧心鸦片流毒中国,林则徐义无反顾、御敌销烟。请简述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2)1919年5月,不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北京学生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引发了该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6月初,哪个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成为运动的主力?
(3)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涌现了一幕幕抗击日寇的动人场面。在前线台儿庄,指挥军队与日军血战的司令官是谁?在大后方重庆,民生轮船公司为抗战运输立下卓著功勋,它的创办者是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