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5月,台湾及马祖一带发生严重旱灾,台湾同胞生产生活用水十分困难。5月4日,福建省福州市在自身缺水的情况下,已向马祖运送2300吨自来水,为马祖同胞缓解了燃眉之急。这说明了:
A.两岸已经统一 |
B.两岸关系十分融洽 |
C.两岸关系紧张,但人民之间友好 |
D.血浓于水,两岸统一对两岸同胞有利 |
《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 B.焚书坑儒 |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
对于秦统一六国这段历史的认识,错误的是()
A.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其过程也不无血腥与残暴 |
B.对秦国来说,其对外战争既是不断扩张、兼并的过程,也是逐渐统一的过程 |
C.在统一的过程中,秦王嬴政的个人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
D.秦国主要依靠嬴政的雄才大略取胜,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功绩首先应归功于嬴政 |
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下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他上面文字的文体是()
A.大篆 | B.小篆 | C.楷书 | D.行书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的学派 |
C.诸子百家相互辩论,相互影响 |
D.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
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