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学生对课本中图表资料的使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
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 |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的溶解度 |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
食品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发生,提倡某些特定人群使用加铁酱油 |
B.在特制饮料罐夹层中分别装入硝酸铵固体和水,饮用前使它们混合制作低温饮料 |
C.硫酸铜溶液可以杀菌,所以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
D.在发酵面团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揉和,除去面团中多余的酸 |
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 B.②③⑤ | C.③⑤ | D.②③④ |
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鉴别食盐和纯碱 | 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
C.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 D.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
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
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 D.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
在一定温度下,往一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硝酸钾晶体并充分搅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质量减少 | B.晶体质量增加 | C.溶液的质量不变 | D.溶液的质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