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
如图所示,小木块的品质为m,可看成质点,木板质量为M=2m,长度为l,一根质量不计的轻绳通过定滑轮分别与M和m连接,小木块与木板间以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子均为,开始时木块静止在木板左端。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将木块拉至木板右端,则
A.拉力至少为4![]() |
B.拉力至少为5![]() |
C.拉力至少做功5![]() |
D.拉力至少做功2.5![]() |
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2=0.5s时的波形图,已知0<t2-t1<T ,t1=0时,x=2m处的质点A向y轴负方向振动,则
A.质点A的振动周期可能等于2s |
B.该横波的波速一定等于6m/s |
C.从t2时刻开始计时,x=1m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可以写成y=5sin3πt(cm) |
D.在t2时刻 , x=0.5m处质点和x=2.5m处质点的速度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一种早期发电机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发电机由固定的圆形线圈和一对用铁芯连接的圆柱形磁铁构成,两磁极相对于线圈平面对称,线圈圆心为点。在磁极绕转轴匀速转动的过程中,当磁极与
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穿过线圈的
A.磁通量最大,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
B.磁通量最大,磁通量变化率最小 |
C.磁通量最小,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
D.磁通量最小,磁通量变化率最小 |
如图甲所示,在平静的湖面下有一个点光源s,它发出的是两种不同颜色的a光和b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被照亮的圆形区域,该区域的中间为由ab两种单色光所构成的复色光的圆形区域,周边为环状区域,且为a光的颜色(图乙为俯视图)。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大 |
B.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 |
C.a光的频率比b光大 |
D.在同一装置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窄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数据如表中所示,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则下列运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地球半径 |
R=6400km |
月球半径 |
r=1740km |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
g0=9.80m/s2 |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
g′=1.56m/s2 |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 |
v=1km/s |
月球绕地球转动周期 |
T=27.3天 |
光速 |
c=2.998×105 km/s |
用激光器向月球表面发射激光光束,经过约t=2.565s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 |
A.s=c·
B.-R-r
C.-R-r
D.-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