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小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后汉书·党锢列传·范滂传》
【注】①督邮:汉郡守的属官。②仲博:范滂的弟弟。③龙舒君:指范滂的父亲,此时已死。
④李、杜:指李膺、杜密,当时名人,与宦官争,被害。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①即自狱(       )       ②莫不流 (        )
③引与俱(       )       ④谓其子曰(        )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何敢以罪累君

A.以塞忠谏之路也  B.跪而拾之以归 C.以其境过清   D.今以蒋氏观之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试结合选段内容,说说范滂的为人品格。(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释盗遗布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 “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 “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夫不 喜 之人未 必 本 恶习以 性 成梁上 君子 是 矣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呼其子之曰(教诲) B.闻自投地(不久)
C.乃布二端(赠送) D.后更无(强盗)

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节选自《曹刿论战》)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又何焉______________(2)小惠未 ______________
(3)神弗也______________
下面加点的“之”与“小大之狱”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 B.辍耕之 垄上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何陋之有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郑絪
刘瞻之先,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絪:念yīn。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③荆部商山:地名。④概:景象。
⑤起:启发。⑥馔:念zhuàn,食物。
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
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太平广记》按主题分类(如选项),本文以“郑絪”为题,应属于哪一类?()

A.俊辩 B.气义 C.知人 D.幼敏

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布衣之怒⑵以头地耳⑶长跪而之曰⑷寡人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臣未闻也趋百里外 B.祲降于天行者于树
C.天下缟吴广爱人 D.先生寂然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结合句子的内容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布衣之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父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人有贫而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
注释:赒zhōu:救济,接济;粜:tiào卖出粮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必以处士为(榜样) B.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遗憾)
C.以牛自(返回) D.厚遗以之(送走)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以一布衣终家 每假借藏书之家
B.能使人如此 民殷国富不知存恤
C.处士父疾废于家 域民不封疆之界
D.当连公行丧 人谋而不忠乎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
①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②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文章用了哪些材料刻画了“连处士”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