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时有三瓶溶液:pH=3的盐酸、pH=3的醋酸溶液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等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pH=3醋酸溶液的体积大于pH=3盐酸的体积 |
B.等体积pH=3盐酸和pH=3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相同的锌粒,盐酸中锌粒先反应完 |
C.当pH=3的醋酸溶液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得到pH=7的溶液时,该 溶液中 c(Na+)大于c(CH3COO-) |
D.25℃时pH=3的盐酸、pH=3的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均为10-11mol/L |
氯气的颜色是
A.无色 | B.白色 | C.红棕色 | D.黄绿色 |
在KMnO4中,Mn的化合价是
A.+2 | B.+4 | C.+6 | D.+7 |
氯化钙的化学式是
A.CaCl | B.CaCl2 | C.CaCl3 | D.Ca2Cl |
正丁醛可在羰基钴催化下由丙烯氢甲酰化获得:CH3CH=CH2+CO+H2CH3CH2CH2CHO(正丁醛)副反应:CH3CH=CH2+CO+H2
(CH3)2CHCHO(异丁醛),温度对丙烯氢甲酰化产物中正/异醛比的影响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氢甲酰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
B.丙烯与CO4H2混合催化时,可能有丙烷及正丁醇等副产物生成 |
C.相同物质的量的丙烯合成正丁醛时,温度越高,所获得的正丁醛的产量一定越大 |
D.温度不变时,只改变体系的压强,对产率没有影响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该钠盐一定是硫酸钠 |
B.在硫酸钡中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过滤、洗涤,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K10(H2SO4)>K10(BaCO3) |
C.新制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搅拌,过滤、滤液中c(HC1O)将增大 |
D.相同质量的两份锌粒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在一份中加入少量CuSO4·5H2O,其反应速率将加快,且最终产生的H2与另一份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