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问题。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
B.气候条件较优越 |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
D.劳动力较充足 |
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
B.科技投入较大 |
C.劳动生产率较高 |
D.劳动力价格较低 |
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 |
B.扩大种植面积 |
C.增加劳动力投入 |
D.加大化肥使量 |
能起到旱涝兼治的工程措施是
A.加强监测预报 B.改变水循环模式c.疏散重灾区人口 D.进行水利建设
“卡特里娜”飓风于2005年8月25日袭击了佛罗里达州,后来又于29日在美国墨西哥湾沿海地区登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这次飓风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千亿美元,新奥尔良市在这次飓风袭击中受灾最为严重。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 “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整个新奥尔良市陷入一片汪洋,新奥尔良受灾如此惨重的自然原因有
A.新奥尔良市地势低洼,呈碗状下凹地形 B.新奥尔良市穷人众多,缺乏交通工具
C.美国在应急体系及对灾难准备上的不足 D.新奥尔良海岸沼泽广布,植被稀少
(2) “卡特里那”飓风在形成的过程中和掠过佛罗里达州上空时还只是个热带风景,后来在墨西哥湾才变为飓风,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墨西哥湾水温较高 C.遭遇低温天气 D.特殊的海底地形
下表是1971年~1995年全球遭受自然灾害的年均遭灾人数(单位:万人)。读表完成(1)~(3)题。
损失状况 |
地震 |
洪水 |
干旱 |
火山 |
死亡 |
1.91 |
1.27 |
7.36 |
0.10 |
受伤 |
2.63 |
2.07 |
0 |
0.03 |
受影响 |
168.83 |
6004.13 |
2.27 |
9.43 |
无家可归 |
23.76 |
324.14 |
2.27 |
1.51 |
合计 |
197.13 |
6331.61 |
6078.89 |
11.07 |
(1)上表所列的自然灾害中,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和突发性最强的分别是
A.干旱、地震 B.洪水、火山 C.干旱、洪水 D.地震、火山
(2)火山对人类威胁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有
①影响范围较小 ②能及时预报 ③多发生在人口稀少山区 ④持续时间短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下列国家中,受地震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A.土耳其 B.墨西哥 C.巴西 D.意大利
下图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D.对大气辐射的散射增强
(3)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主要原因是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表分析
回答。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正午太阳高度 |
|
二分日 |
6:40 |
18:40 |
50° |
夏至日 |
5:10 |
20:10 |
73°26ˊ |
冬至日 |
X |
Y |
26°34ˊ |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为
A.100°E、50°N | B.110°E、40°N |
C.125°E、40°N | D.130°E、50°N |
表中X、Y的时间可能为
A.8:00、17:00 | B.7:50、17:10 |
C.8:20、17:00 | D.8:10、1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