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一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一70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一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照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在此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A. 叶片全变蓝 B. 遮光一半变蓝 C. 照光一半变蓝 C. 叶片全不变蓝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白天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晚上进行暗反应。
C.光反应吸收光能形成ATP,暗反应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D.光反应分解水生成 [H] 并放出O2,暗反应最终将CO2还原成(CH2O)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mm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如图,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科学家用14C标记二氧化碳,发现碳原子在一般植物体内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叶绿素→葡萄糖 B.二氧化碳→ATP→葡萄糖
C.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葡萄糖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