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 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A ,B , E 。
(2)图中①表示 ; ②表示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 。
(3)若右图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细胞接受A物质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则图中a段表示 电位,b点时Na+ (内、外)流。
下图A、B、C表示由干细胞分化而来的不同类型细胞。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图A表示细胞内溶酶体的部分功能。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在细胞中____________上合成的,经相应结构加工后转至______________中进行再加工和分类,最后以囊泡形式转运到溶酶体中。
(2)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细胞发生了癌变,根本原因是细胞的原癌基因和___________基因发生了突变,其中后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在B细胞无限增殖过程中,直接参与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4)C细胞分泌丙的过程中,从内质网到细胞膜外穿过的生物膜有____________层;如果该细胞为胰岛细胞,用3H标记细胞内的氨基酸,则放射性首先出现的膜性细胞器为____________。
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所在位置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Ⅰ、Ⅱ1Ⅱ2片段(如右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注:I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Ⅱ1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Ⅱ2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
(1)在兔的种群中Ⅱ2片段是否有等位基因_________(填是或否),兔在繁殖过程中性染色体上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片段是_____________。
(2)首先同学们认为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Ⅱ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甲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乙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从两组实验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后肢长度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定基因位置,同学们准备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①F1雌×亲代雄、②F1雄×亲代雌,以确定基因位于I区段还是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假设基因位于I片段(用B,b表示),则乙组亲本:♀基因型______,♂基因型_______。在两组回交实验中,能确定基因位置的是________(填①或②)。请用遗传图解分析说明回交实验能确定基因位置的原因。
下图表示病毒侵入宿主体内的复制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此时用血清学方法和电镜检查无病毒颗粒,称为“隐蔽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D、H分别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F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f称为________。
(4)假如A为RNA,经实验分析确定其碱基总数为X,其中鸟嘌呤G的数量为Y,你能否推断出构成A的几种碱基数量分别是多少,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心法则分析,RNA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与人体不同的步骤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以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1)若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_____。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分离色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质壁分离复原所用的最佳材料是___________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常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材料优于其他部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观察有丝分裂,所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__,简要的写出操作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和“观察有丝分裂”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盐酸,它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每空两分)下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某种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若其它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 。
(2)在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平均释放速率为0.8µmol/(m2·s ) ,则a点时该植物O2产生速率约为 µmol/(m2·s )。
(3)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l8O2,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l8O2先参与 。
(4)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可被Cu2+置换,实验中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形成的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 。
(5)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值为10:31: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变为10:46:220。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