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完成问题。产生图中所示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 | B.热量 |
C.水源 | D.土壤 |
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源充足 | B.土壤肥沃 |
C.地势平坦 | D.热量条件好 |
“精细农业”也叫“精准农业”,它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作物生长、土壤肥力、水肥供应的状况和环境、气候等影响因素的时空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进行农田作业和优化管理。下图为精准农业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精准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分别反映的主要农业投入要素是
A.科技土地 | B.科技劳动力 |
C.机械劳动力 | D.化肥有机肥 |
制约我国“精准农业”推广使用的因素最主要是
A.农业生产规模小 | B.投资回报率低 |
C.劳动力素质低 | D.科学技术落后 |
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分布的特征。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中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下图为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风力作用 | B.流水作用 |
C.冰川作用 | D.风化作用 |
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A.增加湿度和径流 | B.减小风速和沙尘 |
C.阻止冰川和固沙 | D.拦截径流和泥沙 |
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干旱半干旱地区 | B.沿海地区 |
C.湿润地区 | D.热带地区 |
下图是20世纪不同年代洪泽湖水位——面积——容积关系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0世纪90年代洪泽湖容积是50亿立方米时湖泊的面积约为
A.1500平方千米 | B.1800平方千米 |
C.2000平方千米 | D.2500平方千米 |
据图分析可知
A.湖泊面积缩小容积增大 |
B.湖泊面积增大容积缩小 |
C.50年代到70年代湖泊浅水区减少为主 |
D.70年代到90年代湖泊深水区减少为主 |
导致图中不同年代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养殖②泥沙淤积③气候变暖④围湖造田⑤引水灌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⑤ |
气温距平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下图是亚欧大陆部分地区某月气温等距平线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月份最有可能是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图中E地数值范围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4℃~8℃地处沿海 |
B.-8℃~-12℃深居内陆 |
C.-4℃~0℃地势低平 |
D.-8℃~-12℃西风影响 |
下图是某年西南地区五天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造成昆明附近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影响甲乙两段霜冻线走向的因素分别是
A.地形纬度 | B.地形 大气环流 |
C.海陆位置 大气环流 | D.海陆位置纬度 |
该时期图示地区农业生产预防霜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利用温室保护稻秧 | B.冻前灌水保护棉花 |
C.用稻草覆盖油菜根部 | D.覆盖地膜保护春小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