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是我国四省(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在该地居住的离开原籍半年以上的人口)的普查数据,读后完成问题。
省(直辖市) |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占 全国总人口数的比重(%) |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占 全国总人口数的比重(%) |
甲省 |
7.17 |
7.15 |
乙省 |
7.31 |
7.02 |
丙省 |
6.83 |
7.79 |
丁市 |
1.32 |
1.72 |
表中内容反映,甲、乙、丙三省( )
A.已出现人口负增长 |
B.人口流动量大 |
C.经济发达 |
D.人口大省 |
丁市人口普查数占全国的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快,人口出生率高 |
B.生活水平提高,自然增长率高 |
C.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 |
D.经济发达,迁入人口数量多 |
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0年间,人口数量增长率最高的是( )
A.甲省 | B.乙省 | C.丙省 | D.丁市 |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小题。有关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判断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变率最大的是甲 | B.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 |
C.丙国正处于人口高增长阶段 | D.目前丁国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
目前,甲国应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
A.原始低增长阶段 | B.加速增长阶段 |
C.增长减缓阶段 | D.低速增长阶段 |
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关于a、b季风风向、成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B.a为东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C.b为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D.b为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季风影响下温和湿润 |
B.b季风影响下高温干燥 |
C.此时节我国东部高温多雨 |
D.此时节我国多受寒潮影响 |
下图为世界某自然带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影响该自然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海陆位置 | D.地形地势 |
该自然带名称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B.热带雨林带 |
C.热带荒漠带 | D.热带草原带 |
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该区域蒸腾作用显著减弱,可能直接导致
A.降水量增加 | B.地表径流增加 |
C.蒸发量不变 | D.地下径流增加 |
下列措施中不能促进该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立体种植 | B.退耕还林 |
C.围湖造田 | D.修建水库 |
下图为一种常年被戈壁风沙吹蚀、磨砺而形成的石头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形成图示岩石“千疮百孔”的独特外貌主要是由于
A.流水的侵蚀作用 |
B.风力的沉积作用 |
C.岩性差异和风力侵蚀 |
D.流水溶积 |
某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实地考察该景观,应选择前往我国
A.西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东北地区 | D.华南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