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⑴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 。
③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
④改变 ,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⑵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0。
②进行⑴中的各项测量。
③计算与作图时用(h-h0)代替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
A.方案正确可行。
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 。
为了简单测量小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一端固定在木板P上的轻弹簧置于水平桌面上,固定木板P,在桌面上标记弹簧自由端位置O.将小木块接触弹簧自由端(不栓接)并使其缓慢移至A位置,如图1所示.
b.将小木块从静止开始释放,小木块运动至B位置停止.
c.将弹簧移至桌边,使弹簧自由端位置O与桌边缘对齐,如图2所示,固定木板P,使小木块接触弹簧自由端(不栓接)并使其缓慢移至C位置,使,将小木块从静止开始释放,小木块落至水平地面D处,
为O点在水平地面的竖直投影点.若已经测得OB距离为L,
间竖直高度为h.小木块可看做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①为测量小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用文字和字母表示)
②写出小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用测得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13分)某实验小组用电流表A、电阻箱及开关S按如图所示电路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改变
的值,记录下电流表A的示数
,得到多组
、
的数据,然后通过作出有关物理量的线性图象,求得电池电动势
和内阻
.
①若将电流表A视为理想表,请写出线性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____.利用所测得数据作出
图象如图所示,若图中a、b、c均为已知量,则电池的电动势
=________,内阻
=_________.
②实际上电流表A有一定内阻值,从系统误差角度考虑,测得的电池的电动势、内阻
与电池的电动势真实值
、内阻真实值
的关系是:
,
(填“
”、“
”或“
”).
某同学对一物体长度进行测量,正确记录的数据为1.68cm,该同学可能使用的是下列测量工具中的__________(填工具前的符号).
A.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 |
B.游标卡尺甲(10分度) |
C.游标卡尺乙(20分度) |
D.螺旋测微器 |
(13分)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中0、1、2……6点所示.
①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
、
……
②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数点1对应速度大小=(用题给符号表示)
③分别计算出、
、
……
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
、
……
④以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标出
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
图线如图所示,根据
图线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
=m/s;运动的加速度
=m/s2
如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用档测量某热敏电阻,则读数为
,若给这一正在测量中的热敏电阻加热,表盘指针将偏转(填“向左”“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