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
C.库仑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 |
D.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奥斯特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
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
C.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
如图中所示虚线表示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有一带正电的小球在电场中运动,实线表示该小球的运动轨迹。小球在a点的动能等于20ev,b点的动能等于2ev。若取c点为零电势点,则当这个带电小球的电势能等于6eV时(不计重力和空气阻力),它的动能等于
A.16 ev | B.8 ev |
C.6 ev | D.4 ev |
两块平行金属板带等量异号电荷,要使两板间的电压加倍,而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半,可以采用的办法有()
A.两板的电量加倍,而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 |
B.两板的电量加倍,而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
C.两板的电量减半,而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 |
D.两板的电量减半,而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
如图甲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将一负电荷从A点自由释放,负电荷沿电场线从A到B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比较A、B两点电势的高低和场强大小可知
A.φA>φBB.φA<φB
C.EA>EBD.EA<EB
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水平匀强电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初速度v0的带电微粒,沿图中虚线由A运动至B,其能量变化情况是(重力不能忽略):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增加 |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电势能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