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用地布局图”,该城市常年以东南、东北风为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图中重化工业区布局的利: ,弊: 。
(2)图中高新技术产业在高科技园区集聚的目的是( )(单选题,2分)
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靠近原料产地
③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④加强相互竞争
⑤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③⑤ |
(3)图中综合物流区布局的优势条件是: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石家庄市是华北地区的大型城市和工业聚集区,冬季大气污染比较严重。下图示意石家庄市城区SO2浓度随高度变化。结合材料,描述石家庄市上空SO2浓度空间分布特征。(4)
石家庄市冬季SO2浓度高的原因是什么?该日上空1.5千米左右SO2浓度出现极大值可能与什么因素相关?(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雷暴和闪电是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某城市雷暴月均分布图”和“闪电相对频率时间分布曲线图(以平均值100为标准)”。描述该城市雷暴的时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雷暴易造成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说出预防措施。(4分)
【旅游地理】2006年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我国与中亚有关国家开展了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报世界遗产工作。2013年1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申遗文本已正式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于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为“古丝绸之路图”。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跨国申遗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2010年10月底,中国专家组在塞内加尔(N地所在国)的水稻种植项目获得重大技术突破,杂交水稻新品种喜获成功,这将为更多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解决粮食危机带来希望。
材料三 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其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的最南端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23″S,35°44′31″E),最北端在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35°00′E)。下表和下图分别示意多多马和基塔莱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资料。近年来马赛人迁徙的地区植被退化严重。
气候类型 |
干季 |
湿季 |
|
多多马 |
热带草原气候 |
5~10月 |
11月~次年3月 |
基塔莱 |
11月~次年4月 |
4~10月 |
说出非洲南部大陆东岸与西岸年均温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分)
判断M地的气候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3分)
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在塞内加尔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优势气候条件和将面临的限制性人为条件。(6分)
马赛人一年中游牧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其原因。(6分)
请结合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分析非洲热带草原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6分)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然而,在这背后却是一条无形的行政区划,使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出现招商引资大战,重复建设、壁垒重重,阻碍了长三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包括中国北方的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经济腹地涵盖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加快该地区的发展,将大大提升北方沿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材料三“环渤海地区略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1)有专家建议调整行政区划,构筑大上海经济区。试分析此建议的好处。(4分,答对2点即可)
(2)比较A、B两城市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区位特点,简析两城市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题对以上两区域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该小组研究内容的一部分,请你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3)连接长三角与环渤海两大经济圈的京沪高速铁路已于2008年4月18日正式动工建设。该铁路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这样做除了可节省土地外,还有何好处?
(4)调查发现,来自欧美的外资企业倾向于在以上两区域投资建厂,试分析这样做的理由。(3分,答对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