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天人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期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完成问题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
C.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
D.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
道家有“师法自然”的思想,这一思想强调:人类行为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
然,与自然和谐发展。这种价值取向具有许多积极因素,最根本的是因为它
A.以服从自然作为人类的根本准则 |
B.坚持了科学的发展观 |
C.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
D.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
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故事,如“拔苗助长”“塞翁失马”等。这些寓
言故事说明哲学的智慧( )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
B.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C.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自觉思考 |
D.源于哲学家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屈原在其诗篇《天问》中,围绕宇宙、人生、历史和神话传说等内容,提出了
172个问题,其中有许多问题是在当时尚未解决而他有所怀疑的。由此可以看出( )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B.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
C.哲学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
D.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
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要重视哲学的发展,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
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②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对待生活和实践
③可以使我们永远不犯错误
④可以使我们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
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
A.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
哲学的任务是( )
A.追求真理 |
B.发现规律 |
C.给人智慧 |
D.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