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 试管编号 |
1 |
2 |
3 |
| 馒头碎屑或块 |
馒头碎屑适量 |
馒头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 加入碘液 |
2滴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 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 (填“有”或“无”)必要。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O只 |
2只 |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对上述数据进行如何处理?。
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5)表达和交流。
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材料用具:2-3条金鱼,温度计,鱼缸,冰块或热水.
(1)提出问题:本次探究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作出假设:本次探究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3)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各小组根据其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下面是一个小组同学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绘制的实验结果填写中.
①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认为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______
②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实验中,对照实验是_____,实验要重复几次的原因是______.
③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除______不同外,其余变量均相同当发现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下列不符合科学探究做法的是()
A.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B.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C.检查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
④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鼠妇又叫潮虫,它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请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探究实验。
(1)你提出的问题是; 。
(2)你作出的假设是 。
(3)本实验中应该控制的变量是 。
(4)在本实验中每个小组的鼠妇数量应该保持在 (填2或10)只左右。
(5)实验中,对各组所得到的数据应该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做完实验后应该如何处理鼠妇?
某生物学习小组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于是选用一定数量同一品种的、具有萌发能力的小麦种子,用五个培养皿做了正确的探究实验,其条件、结果如下表: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5号 |
|
| 空气 |
充足 |
无 |
充足 |
充足 |
|
| 水分 |
适宜 |
无 |
适宜 |
适宜 |
|
| 温度 |
25℃ |
25℃ |
25℃ |
0℃ |
25℃ |
| 光照 |
有 |
有 |
有 |
有 |
无 |
| 结果 |
萌发 |
不萌发 |
不萌发 |
萌发 |
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1)2号培养皿的水分条件应该是 ,3号培养皿的空气条件应该是 ,4号培养皿种子萌发的结果是 。
(2)此探究实验证明光对种子的萌发 (有、没有)影响。1号与4号对比,实验变量是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请帮他们分析回答:
(1)如果他们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选择下图哪一个实验装置?_____________。该装置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若将20只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重复进行五组实验,都经过10分钟后,及时统计记录鼠妇数量。如果在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0只、1只、0只,那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2)如果他们要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能否利用乙实验装置作对照实验? 。为什么
(3)他们又对该实验作了进一步探究:对丙盘进行了换土处理,以轴中线为界,左侧铺上一层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右侧铺上一层有机质极少的土壤,将20只鼠妇放入铁盘内,然后盖上黑纸板,10分钟后分别计数两侧的鼠妇个数。重复三次,统计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侧和有机质极少的土壤侧鼠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M1、M2。
他们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 ?
如果M1明显大于M2,说明 。
如果M1明显小于M2,说明 。
(4)该类实验不能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原因是
。
(5)做完实验后,应将鼠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