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兴趣小组对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的遗传情况在学校内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如下表。假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只能根据调查表中第1组婚配情况,判断显隐性 B.第一组的双亲基因型为Aa
C.第二组双亲的基因型可能有两种组合 D.第三组子代基因型只有一种




子代

 



亲代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双亲均为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双亲中只有一人为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双亲全为拇指
不能向背侧弯曲
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480
480
0
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288
448
全部子代均为拇指不能像背侧弯曲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从越南引进姬小蜂来控制本地区对棕榈科植物危害极大的害虫——椰心叶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应作全面评估和监测
B.引进姬小蜂后可降低本地椰心叶甲的环境容纳量
C.姬小蜂引进本地后其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D.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会与椰心叶甲共同进化

下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野兔的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B.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值

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n)/n
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种群的密度
B.橡树种子常在母树附近形成集群是空间特征
C.由于微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
D.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