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 目前已成为处理地区间、国家间冲突的基本原则。结合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亚非国际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历史背景,判断下列对“求同存异”中“同”和“异”理解有误的一组是( )
| A.“同”即都曾遭受列强的欺凌压迫; “异” 即政治制度不同 |
| B.“同”即都希望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异” 即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不同 |
| C.“同” 即都是面积小人口少的国家;“异” 即加入“北约”“华约”组织的选择不同 |
| D.“同” 即都需要和平与安全的外部环境; “异” 即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不同 |
2012年11月7日,奥巴马成功连任美国总统,他曾公开表示特别感激美国一位历史人物。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
| A.华盛顿 | B.杰斐逊 | C.爱迪生 | D.林肯 |
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
| A.反抗殖民压迫 | B.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
| C.避免国家分裂 | D.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向全世界宣告:无产阶级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解放全人类。近年来美国教育部把《共产党宣言》列为“美国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通过阅读该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到()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②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鸣声都停止了,人们以此方式纪念一位开创了人类历史崭新时代的伟人的去世。他是()
| A.史蒂芬孙 | B.牛顿 | C.克伦威尔 | D.瓦特 |
17—18世纪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性质是()
| A.商业组织 | B.军事组织 | C.殖民组织 | D.文化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