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问题。该图反映了
A.城市下水道普及率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
B.城市化水平越高,产生径流越少 |
C.与城市相比,农村产生径流少 |
D.城市化水平越高,对水体污染越严重 |
依据该模式推断,某地区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若年降水量不变,则2000年产生的径流量相当于1970年的
A.二分之一 | B.三分之一 | C.两倍 | D.三倍 |
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使很多水资源白白流失,为使其更充分地得到 利用,采取的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 B.修建水库蓄水 | C.改变降水方式 | D.发展节水农业 |
中亚的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
B.大量引用流入咸海的河水灌溉,使流入咸海的水量日益减少 |
C.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
D.位于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破坏,沙漠化现象加剧 |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空间分布上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
B.建设水利工程,调节径流量是非常必要的 |
C.由于农业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数量的不断提高,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
D.我国江河年径流量按人口平均居世界之第六 |
我国下列地区中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是( )
A.新疆 | B.海河流域 | C.东北 | D.水稻生产区 |
近年来黄河水污染严重,污染的最主要的来源是()
A.黄河沿岸居民的生活污水 |
B.黄河流域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 |
C.沿岸农田排放的含化肥农药的污水 |
D.沿岸居民向黄河任意倾倒的固体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