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为某区域2004—2007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hm2
![]() 湿地类型 |
旱田 |
城镇用地 |
工矿用地 |
草地 |
其他 |
河渠 |
489 |
-7 |
0 |
235 |
48 |
海涂 |
43 |
-155 |
-2027 |
0 |
17627 |
水库坑塘 |
25657 |
-33 |
-211 |
5694 |
926 |
水田 |
76 |
-793 |
-1053 |
0 |
0 |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
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 |
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
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 |
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 |
与2004年相比,2007年该区域 ( )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 B.水鸟栖息地减少 |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 D.湿地面积减少 |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和小城镇就业机会多 |
B.在大城市工作经济收入水平低 |
C.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高,基础设施完善 |
D.小城镇人口密集,文化交流条件好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拥挤;
③住房困难;
④失业人口增多;
⑤水旱灾害频繁;
⑥水土流失加重;
⑦社会秩序混乱;
⑧人口老龄化加快。
A.②③④⑤⑥ | B.②④⑤⑥⑦ |
C.①③④⑤⑧ | D.①②③④⑦ |
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为强烈,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A.城市 | B.乡村 |
C.牧区 | D.林区 |
对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A.煤烟、粉尘 |
B.工业废水 |
C.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
D.酸雨 |
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地理条件的承载力太小 |
B.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规模无限扩大 |
C.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 |
D.中小城市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