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类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人类环境有别于其它的生物环境。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
B.通常所说地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
C.地理环境的中心事物是城市
D.现在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

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环境的一组是      (   )

A.土地、岩石、矿物
B.村落、城市、泰山游览区
C.阳光、水、大气
D.丘陵缓坡、人工草场、水产养殖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M、N两国分别属于()

A.发达国家、发达国家 B.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C.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

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
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
C.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
D.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

如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据此回答问题。

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泰国

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据此回答问题。
2005年我国人口主要构成情况(单位:万人)

全国总人口
130 756
100.0


城镇
56 212
43.0
乡村
74 544
57.0


男性
67 375
51.5
女性
63 381
48.5


0~14岁
26 543
20.3
15~64岁
94 144
72.0
65岁及以上
10 068
7.7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城市化速度快

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
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问题。

阶段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3.8
3.2
0.6

3.8
2.4
1.4

2.9
1.7
1.2

1.3
1.0
0.3

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双选)()

A.① B.② C.③ D.④

对该国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再生产类型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原始型 B.②—现代型 C.③—传统型 D.④—现代型

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双选)()

A.国家政策 B.自然环境 C.社会福利 D.文化观念

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问题。

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
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D.地势平坦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