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州亚运火炬中的燃料X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亚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5O23CO2+4H2O,则X是( )
A.C2H4 | B.C2H6 | C.C3H6 | D.C3H8 |
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Na2CO3(将氨和CO2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析出小苏打,再经焙烧而制得纯碱)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K2CO3。这是因为
A.KHCO3溶解度较大 |
B.KHCO3溶解度较小 |
C.K2CO3溶解度较小 |
D.K2CO3溶解度较大 |
硫酸铵在强烈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PGN0054B.TXT/PGN>
之比是
A.1∶3
B.2∶3
C.1∶1
D.4∶3
根据相关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X是原子晶体,Y是分子晶体,则熔点:X<Y |
B.若A2+2D-===2A-+D2,则氧化性:D2>A2 |
C.若R2-和M+的电子层数相同,则原子序数:R>M |
D.若弱酸HA的酸性强于弱酸HB,则同浓度钠盐溶液的碱性:NaA<NaB |
下图是气体制取装置,下列能用此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A.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 B.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 | D.电石和水制取乙炔 |
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①FeCl2 ②H2SO4 ③NH4NO3 ④HCl
A.只有①②③ | B.只有②③ | C.只有①③④ | D.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