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
| B.加尔文宗教改革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
| C.加尔文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
|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货币,下列货币中在我国古代具有开创性作用并影响深远的是( )
|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
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 )
| A.货币由混乱走向统一 |
| B.开始建立邮驿传递制度 |
| C.商业城市发展为政治中心 |
| D.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
下表列出了清代人均占有耕地的变化状况,呈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朝代年号 |
公元 |
每人平均亩数(亩) |
| 清康熙二十年 |
1673年 |
27.92 |
| 清乾隆十八年 |
1753年 |
6.89 |
| 清乾隆三十一年 |
1766年 |
3.56 |
A.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B.耕地面积的明显减少
c.土地兼并的日趋严重
D.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
历代封建统治者大多采取重农政策,注重兴修水利、调整田制和赋税,扶植并控制小农经济。其原因不包括( )
| A.农民是国家赋税和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 |
| B.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对外贸易的收入 |
| C.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广大农民对政权的人心向背 |
| D.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稳定 |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在论述隋唐与东南财富时提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的。”白寿彝所谈到的“新形势”是指( )
| A.江南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南北联系和经济交流 |
| B.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 |
| C.南方爆发农民起义需要派军队镇压 |
| D.民族融合高潮的出现需要开辟沟通南北的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