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l 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观点的是                               (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当钱投人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是贪婪爱财的欲望”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伯利克里时代,古代雅典居民大约有40万人,“其父母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样全权公民大约14000人。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仅能容纳6000人。参加公民大会的一般公民也仅限于聆听和投票。这表明()

A.雅典层层推选的民主制度受到普遍欢迎
B.雅典实行轮流参政议政民主制度
C.雅典民主制度受到大多数人的抵制
D.雅典民主本质上是精英政治制度

“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

A.学风淡化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C.价值观扭曲 D.科学发展滞后

著名的加拿大学者罗纳德·基斯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当时“甚至连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承认,共产主义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在万隆会议上,美国的外交又输掉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仗,败在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手下。”这表明()

A.万隆会议帮助一些亚非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B.万隆会议促使许多亚非国家开始正确认识中国
C.具有个人魅力的外交家征服了美国
D.社会主义运动趋势在世界明显增强

从1954年起,国家重点发展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即国家通过注入资金和委派干部,同私营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内部合作。这种合作主要带来了()

A.企业生产力的提高 B.企业管理的加强
C.企业生产关系的改变 D.企业公私矛盾的化解

1929年至1932年春,中央根据地流传一首民谣:“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公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这首民谣体现了苏区干部()

A.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 B.惩治腐败、崇尚廉洁
C.艰苦奋斗、建立政权 D.从严治党、加强监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