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l 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观点的是 (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
B.“当钱投人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是贪婪爱财的欲望” |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
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
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 |
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 |
《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上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 )
A.《变法通议》被广泛传阅 |
B.《共产党宣言》诞生 |
C.《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
D.《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 |
1918年,胡适在《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天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由此可见,胡适主张( )
A.托古改制 | B.君主立宪 | C.文学改良 | D.民主共和 |
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②提倡马克思主义,反对改良主义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废两千年帝制, 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中的“先行者”是( )
A.梁启超 | B.孙中山 | C.陈独秀 | D.毛泽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