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草酸(H2C2O4)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同学们对生成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用实验的方法对生成的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1)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2)H2在高温条件下可以还原氧化铁。
【实验过程】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A           B        C           D         E
(1)观察到装置D中产生的现象为       
(2)装置C的作用为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其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观察到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此得出的结论为     。又知装置C的质量增加了,E中石灰水变浑浊了,并结合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得出了结论。
【得出结论】同学认为猜想正确,请写出草酸分解的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有的同学认为草酸分解不一定生成CO。你认为他的看法是否合理?
原因是      
(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中还有不合理的地方,你认为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应在装置A、B之间增加检验水蒸气的装置
②应在装置E后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③可将装置C换成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可在装置C、D之间增加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喜欢中凌晨天刚朦朦亮时到公园中锻炼身体,这种方法对人体好吗?雨辰同学认为对人体有利,因为凌晨空气清新;周洁认为对人体有害,因为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对人体有害,应该等日照以后再进入其中进行锻炼。根据你学的知识判断,你认为的观点是正确的。为了研究凌晨森林公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与日照后森林公园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关系。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1)分别收集凌晨森林公园中空气和日照后公园中的空气各一瓶到实验室。收集日照后公园中空气的方法是
(2)为比较两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你采用的实验方案是。预期的实验现象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小炜在家中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了木片和木炭燃烧的现象,你认为它们燃烧会有哪些不同的现象?(让我们也动手做一做吧)

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1-4所示。

图1-4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实验步骤
验证依据
1.

2.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CO2含量不同
3.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O2含量不同
4.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含水量不同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1-3)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温度最高。

图1-3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讨论】甲同学认为易拉罐变瘪,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合理,原因是,还需进一步验证,验证方法是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又后鼓起来?是不是反应又产生了气体,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a.该气体可能是CO2b.该气体可能是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不仅与酸反应,还能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
【实验验证】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无明显变化。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产生气泡。该步实验的目的是
【结论】证明猜想成立;
【反思与应用】在生活中铝制容器不能用来盛装酸性物质,也不能盛装物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