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值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以经济的增长速度为标准,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A.1980~1985年为第一阶段,1985~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B.1980~1990年为第一阶段,1990~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C.1980~1995年为第一阶段,1995~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D.1985~1990年为第一阶段,1990~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第一阶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外商投资额增长较慢
B.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规模小,工业生产总值的提高缓慢
C.这一阶段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加之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增长较快
D.政策和侨乡优势使外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也很迅速

在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中,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匹配的说法是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劳动力资源严重紧缺
B.城市规模结构合理,相互之间分工合作密切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三废”排放量大
D.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发达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和某地气温与降水量图,回答问题

图所示气候类型与左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相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经常会受到热带气旋侵袭
B.乙地的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C.丙地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丁地地势低平,多涝洼盐碱地

下图为日本北海道岛略图。北海道是日本重要农业地区,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据图,回答问题。

关于北海道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势中间低,周围高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D.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为了治理和预防农业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北海道采取了许多比较有效的对策,其中包括 (  )
①禁止使用化肥,控制使用农药 
②重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③实行土地改良,治理土壤污染 
④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0年是中国和印度正式建交60周年。中印存在争议的乃堆拉山口位于中国西藏亚东县与印度锡金邦的交界处,海拔4 54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公路贸易通道。据此回答问题。
乃堆拉山口每年只有4~10月才适合人通过,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地震 D.泥石流

亚东县城地处一峡谷之中,人口不足3 000,但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  )

A.边贸活跃 B.国家政策支持
C.农林资源丰富 D.经济发展

白令海峡是连接北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俄罗斯计划出巨资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打通俄罗斯至美国阿拉斯加的铁路。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隧道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候寒冷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溶洞、暗河众多
C.落叶阔叶林广布
D.地势平坦,沃野千里

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地纬度比B地低,所以冬季A地气温比B地高
B.冬季A地气温比B地低,洋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C.气温年较差A地与B地相同
D.两地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下图为“世界海陆轮廓图”,读图,完成问题。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Ⅰ.①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湖属构造湖 
Ⅱ.②处海洋深邃,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Ⅲ.③处沼泽广布,与地处高纬、地势低平有关 
Ⅳ.④处森林密布,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

A.Ⅰ、Ⅱ B.Ⅰ、Ⅲ C.Ⅱ、Ⅲ D.Ⅲ、Ⅳ

关于甲、乙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的形成与盛行风有关,乙与盛行风无关
B.甲、乙两洋流的流向无季节变化
C.甲、乙两洋流附近均有世界著名渔场
D.甲、乙两洋流的形成均与盛行风有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