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地沿海景观示意图,读后回答。
(1)C、D、E三个工业设施中, 是港口, 是核电站。
(2)F处宜建 (旅游设施), 理由是什么?
(3)近年来,近岸海域赤潮频发,请简述其人为污染源。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示信息用“═══”分别画出经过甲、乙两处的山脉走向。
(2)图中小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A.防洪 | B.灌溉 | C.旅游 | D.航运 |
(3)图示地区地势特点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图示农业基地形成的区位优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B是_________河, 图中湖泊C名称是____________。
(2) 图中由A城市连通第二欧亚大陆桥的铁路线是__________。
(3) 据图分析B河此河段开发利用的特点及原因。
(4) 该地区将图中湖泊C作为重要的旅游开发地区,请你就该地的气侯特点向旅游者进行简要介绍。
(5)该地区最重要的农业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名称),简述该地成为当地重要农业区的主要原因。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①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流经地形区②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个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利枢纽③对④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是_________________工程,简析调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4分)
材料一湘江与莱茵河,分处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通航里程相差不多,年均径流量几乎相等,流域布局大致相似,但湘江年货运量仅为莱茵河的三分之一。水运天然的“低碳性”,给湘江航运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战略发展机遇。近年来,湖南省提出“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的目标。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沿江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60%以上,GDP约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中“长沙-株洲-湘潭”经济圈GDP占全省总量的37.7%。
材料二湘江流域图和莱茵河流域图。
(1)洞庭湖平原的气候类型类型是,此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不利条件是灾害频繁发生。莱茵河流域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条件主要是。
(2)根据区域的优势资源条件,湘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开发重点不同。在中上游地区的开发重点可以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工业;在中下游河段以发展为主。
(3)请列举湘江流域“长沙-株洲-湘潭”经济圈和莱茵河流域鲁尔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有利条件?
(4)请分析莱茵河航运量大,航运发达的原因?
读南美洲局部图,回答(1)~(3)题。
(1)B处沿海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分析该气候在B处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3)A地区有热带雨林,请简要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