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共4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钟山[注]即事(4分)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钟山,南京的紫金山。王安石弃官后居住在这里。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诗歌前两句中“绕”和“弄”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末尾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
答:
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
雨后池上
宋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刘攽(bā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哪些具体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一)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中一个“   ”字写出了荒芜之景,令人满目凄然。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B.颔联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C.颈联写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一万两黄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道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尾联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一)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①稀,辛夷花②尽杏花飞。
始怜③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黄鸟:即黄莺(一说黄雀),叫声婉转悦耳。②辛夷花:木兰树的花,一称木笔花,比杏花开得早。③怜:可爱。
《爱莲说》中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与《暮春归故山草堂》中的哪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主要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