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作,完成小题
《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对这首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这里用的是炎帝的小女儿游东海溺死而变为精卫鸟的典故,意思是精卫鸟常衔西山木石来填海。
B.“刑天舞干戚”中的“舞”字用的生动传神,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个胸怀壮志、宁死不屈的威武斗士形象。
C.诗中的“既无虑”、“不复悔”,是说精卫、刑天始终坚持斗争,对死亡无所顾虑,即使是死,也对自己的行为毫不反悔。
D.“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是说,只要有雄心壮志,能够坚持等待,实现愿望的美好时刻就一定会到来。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平淡自然,别具一格。表面上情绪激动、高昂豪放,其实仍然不失“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味。
B.诗的开头两句用了对比手法,说精卫力量微弱,又说东海浩瀚,一“小”一“大”突出了精卫的坚强意志。
C.这首诗每句五个字,一共八句,没有对仗句,诗歌的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从体裁来看,是一首五言古体。
D.全诗歌颂了精卫和刑天坚强勇敢的斗争精神,寄托了诗人慷慨不平之情,说明隐居的陶渊明并未忘掉现实。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即事
(宋)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从“动与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暮春即事》。
“闲坐小窗”与“闲敲棋子”中的“闲”情是否相同,请简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勤政楼
杜 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注】 ①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所建,是玄宗处理政务的地方。②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③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这首诗是在诗人心情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
张在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春风来似不曾来”有两层意思,请具体说明这句诗含有哪两层意思。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3分)

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