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 |
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2. |
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②题。
水槛遣心①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②。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释:①水槛遣心:此诗大约作于公元761年。水槛,诗人居所草堂的水亭之槛,专供垂钓、眺望。
②赊:远。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草堂环境特征:远离城郭,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能够极目远眺。 |
B.颔联写诗人凭槛眺望所见,“澄江”句是对远景的描绘,“幽树”句是对近景的描绘。 |
C.尾联呼应首联,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更显出草堂的闲适幽静。 |
D.此诗以“水槛”为中心意象展开描写,句句是景物呈现,句句又蕴含“遣心”之意。 |
②颈联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名句,试赏析两句中动词的妙处并分析其所表达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晚清五律,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舟泊吴城陈三立
夜气冥冥白,柳丝窈窈青。孤篷寒上月,微浪隐移星。
灯火喧渔港,沧桑换独腥。犹怀中兴略,听角望湖亭。
【注释】陈三立: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陈宝箴之子。此诗作于光绪二十七年二月,诗人回南昌西山祭扫父墓,舟行夜泊于鄱阳湖畔的吴城。
(1)试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全诗。(4分)
(2)“孤篷寒上月”一句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句式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文后问题。
途经秦始皇墓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⑴这是一首怀古诗,第二句“崩”字使用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崩”字的理解。
答:
⑵本诗以“经始皇墓”为题,三、四句却宕开笔墨去写汉文帝,这样做是否妥当?为什么?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除夕之夜,诗人不写大红灯笼而写“寒灯”,这一意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沈德潜评论第三句话“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为什么说“愈有意味”?请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官舍竹①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
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1)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的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